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作者: 时间:2022-11-16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和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全面深入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挑战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布以来,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全省独立建制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100%,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2%;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信息化教学日渐普及;全省近1000万名师生已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教学、学习与教研模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并实现与国家、部分地区互联互通,资源服务体系已见雏形;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学生、教职工、中小学校舍等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大多数教育管理业务实现数字化改造;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省63万名教师参与培训,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也都取得丰硕成果,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领域结合各自需求,在扩大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的应用典型。

在总结工作进展和成效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广东教育信息化与广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总目标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省市深度应用、融合创新的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思想认识尚需深化,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对教育信息化持怀疑态度,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力度有待加大;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不深入,广大师生和教育管理者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应用水平不高、效果不强、动力不足、激励不到位等问题仍然突出,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尚未凸显;我省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存在短板,部分教学点仍未接入互联网,30%以上中小学接入带宽不足10M,学生信息化学习终端设备配置率低,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的有效机制尚不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政府主导、应用驱动、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未能充分发挥效能,全省统一规划、整体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市场和企业资源整合不足,开放共享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尚需加强,学校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只管建设不顾安全、只管硬件忽视软件、只管数据采集不顾数据维护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比较普遍。教育信息化仍然是广东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根据《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广东将围绕“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总目标,到2018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优质化、多样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五位一体”的教育现代化建设,这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信息技术提供更加便捷、更加智能、更加广泛、更加安全的支撑和保障。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迫切需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现深度融合、机制创新,从各级各类教育、市域乃至省域层面构建利用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的机制和途径,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根本目的出发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制度化;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科学有效破解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教育管理的业务优化、流程再造、管理协同,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推动教育科学决策、自治共治;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广东智慧城市的新一轮建设也提出了智慧教育的新要求,为教育信息化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坚持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统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统筹发展、智能泛在”的原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解决教育问题,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公民办学校全覆盖,不断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变革,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治理水平,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

(二)工作原则

深化应用,服务全局。要通过服务全局构建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格局,更加贴近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融入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领域,由点及面、由单项工作到教育教学与管理全过程,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深入应用,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广东的教育现代化。

融合创新,育人为本。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顺应“互联网+ ”的发展趋势,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把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育治理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形成教育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

统筹协调,一体发展。按照“全省一盘棋、教育整体性、区域一体化”的原则,突破部门、层级、区域、城乡和教育系统内外的壁垒和障碍,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教育信息化发展,形成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合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各级各类教育一体化。

智能泛在,开放共享。面向未来5到10年的应用需求,按照“适度超前、高起点、智能化”的原则,设计便捷易用、智能高效的应用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推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供给侧改革,优化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模式,为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提供支撑。

(三)主要目标

利用信息化全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建成覆盖全省、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和服务供给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公民办学校全覆盖。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信息化向“主战场、大规模、常态化”发展,信息化服务于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效能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区域规模和品牌效应彰显。

支撑现代教育治理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实现依托信息化条件的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实现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便捷高效,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科学决策和个性化教育服务体系,以信息化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建成智能安全的信息化应用支撑环境。全面实现“三通工程”目标,建成智能、泛在、安全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为基本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提供保障。

三、发展任务

以“粤教翔云”为抓手,以构建智能、泛在、安全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为基础,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公民办学校全覆盖和融合创新为关键,利用信息化优化、创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模式,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一)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为重点,以信息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建设体系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加快引进面向国家课程的数字化教材,以国家课程为主,以优化、创新课堂教与学方式为突破口,建设与国家课程对应的微课程体系和在线名师工作室,积极汇聚百家企事业单位,整合师生需要的生成性资源,建设体系完善的中小学课程配套的基础性数字教学资源,打造广东特色名师资源,支撑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开展。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协同服务。加快推进区域平台建设和与教育资源平台的协同服务,推动数字教育资源教师参与、政企共建、多级互联、开放共享,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基础,突破县域为主的教育体制限制和技术上的壁垒,从市域乃至全省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以区域为单位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公民办教育、城乡三个“一体化”。

开展教育网络扶贫行动。组织开发适合粤东西北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的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教学资源并在课堂教学中常态化应用,统筹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建设和应用,推广“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

创新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服务模式。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开放平等、共建共享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模式,大力培育数字教育资源市场,鼓励企业积极提供云端支持、动态更新的适应混合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及服务,将数字教育资源的选择权真正交给广大师生。加大数字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定资源审查与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确立通过市场竞争产生优质资源、提供优质资源服务的机制,建立使用者网上评价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资源评价机制,探索鼓励企业、科研人员、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建设和推广优质教育资源的激励机制。

(二)以创新教与学方式为重点,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特色多样发展

构建新型学习模式。研究互联网+学习的规律和方式,以深化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为抓手,依托网络学习空间推动学习方式、学习路径的优化和创新,支持学生依托网络学习空间自主学习、分享知识、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等,推广基于网络的校际合作学习、项目学习、可视化学习、翻转课堂等模式,合理灵活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实现师生“一人一空间、人人有特色”。有条件的地区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中的应用。

实施“互联网+课程”创新行动。研究出台《互联网+课程指导纲要》,推进信息技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深度融合,拓展、丰富、深化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提高课程的信息化水平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学校、社会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同步建设,重视课内外学习途径的结合,重视学校课程和更广泛的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构建丰富开放的课程。推进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开发中小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开展依托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学习,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面向个性化教育、国际教育、终身教育等,以创客课程、虚拟仿真课程、研学课程、项目式课程、跨学科课程、主题课程等为形式,分类引进、开发优质在线课程,完成不少于1000门的互联网+课程。

深化教学方式改革。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研究、应用创新,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教学,促进移动终端、教学软件和优质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构建学科教学、教研、创新一体化新格局,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局面。依托网络学习空间推动教学、家校沟通的优化,丰富、拓展、延伸课堂,引导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指导学生学习等活动,支持家长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与学校、教师便捷沟通、互动,关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互动、生成、高效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支持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外部联通”的思路,探索“虚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学习模式,构建以信息化促进产教融合的机制和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力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

创新评价方式。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步推动可穿戴设备支持下的“伴随式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变革考试流程,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无纸化考试。

(三)以教育大数据应用为重点,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教育治理信息化支撑体系。按照“核心系统国家建、通用系统上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的原则,结合行政管理权责和业务具体实施、应用实际,破解长期严重制约深化应用的“条块”影响难题,加快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全面覆盖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图书管理、资产管理、校友管理等校园主要业务治理领域,促进学校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现代治理体系。全面推进移动办公,加强教育管理流程再造,提升教育电子政务的水平与效益,打造“阳光教育”。

推动教育数据整合和应用。逐步整合教育业务应用系统,积极探索开展与民政、卫生、金融等跨部门数据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数据的共建共享,破解数据壁垒和数据孤岛,实现门户整合、数据规范、认证互信、应用协同、流程贯通的综合平台,逐步对现有数据和应用资源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数据的全面汇聚和共享,在提高教育管理效能的基础上,加快管理流程优化再造,实现决策支持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即时化,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咨询机制和个性化教育服务模式,充分释放教育信息化的潜能,系统发挥信息化在政府职能转变、教育管理方式重构、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中的作用,促进政府教育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利用信息化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利用信息化实现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广泛连接与信息快速互通,推动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公共服务人性化,完善教育领域信息公开制度,使各级各类学校、相关教育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取教育信息,更加深入地参与教育治理过程,形成一个有效的教育治理体系。

(四)加强教育信息化交流合作,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国际化

加强教育信息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及有关教育对外开放的合作平台,大力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区域性、全球性教育交流合作。深化与港澳台地区及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交流合作,以信息化推动教育资源共享,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创新项目,培养师生国际视野与竞争力,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向国际化迈进。

提高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国际化的支撑能力。加强国际教育信息化研究,高度重视国外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加强信息化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引领和支撑,支持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紧密相关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创新团队建设,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培育高等学校新兴优势学科、特色学校集群,整体提升广东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国际竞争力。

(五)以补齐短板为重点,构建泛在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

深化“三通”工程。实施“教育宽带网络提速扩容工程”,加快提升教育网络水平,全面提速、升级、扩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推进无线教育城域网、无线校园建设,高标准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与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深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班班通”,推动多媒体教学平台、移动学习终端等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进班级,实现中小学和教学点所有班级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扩大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覆盖面,利用多种方式,普及师生个人学习终端全面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开通和应用。

深化数字校园建设。继续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普通教室、学科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实训中心)、图书馆(室)等基础设施环境的信息化改造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推动数字校园升级建设智慧校园,建成支撑教学、学习、科研和管理的数字化环境。

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建设统筹。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为基础,研究出台广东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环境建设指南,解决所有教育机构间的高速互联及各类共享应用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集约化投入,达到高速可用、安全可靠、可信共享、泛在开放的水平。

(六)完善防御体系,提高教育网络空间安全保障能力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战略部署,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落实网络信息安全一把手负责制,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形成教育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机制,确保网络安全与教育资源内容安全,做到认识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技术到位和保障到位。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教育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快全省教育行业数字证书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加强对信息技术安全工作的统筹管理,建立教育行业常态化的通报预警和督查机制,完善各级安全应急预案;对已建、新建的教育基础信息网络、重要教育信息系统和面向社会服务的教育政务信息系统进行国产密码加固,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定期评估;加强对信息系统、网站、移动应用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建成与广东教育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的网络信息安全与应用服务体系。

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综合治理行动。开展网络安全综合治理行动,开展教育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检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队伍建设,开展安全管理和技术培训。

四、重点工程

(一)教育宽带网络提速扩容工程

推动教育网升级提速。继续推进省教科网和省基础教育专网的升级改造,实现“双网”融合,提升广东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的服务性能,实现省级教育主干网络从IPv4到IPv6的升级平移,实现IPv6优先,丰富基于IPv6的应用。大力推进基于市域的教育城域网扩容提速,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全部接入省教科网和基础教育专网,省、市、县、校四级教育网络实现高速互联。

建设无线教育网。探索校企共建、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等多种方式,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等为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开展无线教育城域网、无线校园网建设,逐步推进泛在学习环境建设。

到2020年,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到各地市骨干网络带宽拓宽至60G,各市教育城域网到校接入网带宽不低于1G或城镇中小学以上学校班均接入带宽不低于50M,农村学校(含教学点)班均不低于30M。基本形成与“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建设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

(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工程

加快基础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社会机构开发集聚优质资源,加强与出版机构的合作,通过征集、购买、共享等方式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引进立体化的数字教材,开发体系化的名师微课程资源,形成体系完善的中小学课程配套的基础性数字教学资源开展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校园文化、校园安全、学生行为规范、中华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等方面专题教育资源的建设。

构建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优化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扩大数字教育资源共享联盟范围,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数字教育资源教师参与、政府引导、企业建设、多级互联、开放共享,实现省级与国家、市、县互联互通,支持第三方市场资源合规接入,形成覆盖全省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化应用。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教学推广活动,大力开展“互联网+教研”活动,研究基于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创新模式和教师能力培训课程,组织开展数字教育资源规模化应用试点和课题研究,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形态。

推进“广东慕课”建设。探索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优质数字资源的“跨院校、跨行业、跨地区”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广东高校“优质联盟”,促进优质资源和应用成果的转化推介,推动高校建设并向社会开放在线课程,实现省内院校优质资源共享,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立并完善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支持终身学习的在线教育评价和质量监管体系,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构建职前和职后教育一体、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融通的终身学习和培训体系。

到2020年,中小学课程数字化率达80%以上,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的需要;建成不少于1000门省级优质在线课程和不少于2万节市级优质在线课程,满足师生多样个性的教育需求;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国家、省、市、县和公民办学校共享。

(三)智慧教育示范工程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型智能学习环境。推动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升级,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积极探索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R、VR和3D打印等的智能学习环境建设,配备先进的可交互智能设备设施,逐步建成技术支持下“可感知、可分析、可干预、可自愈”的新型学习环境。

开展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遴选一批区域和学校,探索利用信息化推动教育优质发展、特色发展、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国际化的示范试点,开展基于智能信息化环境的课程改革、教与学方式变革、评价方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学决策等智慧应用探索,推动学习、教学、评价、教研、管理的流程再造和系统创新,实现信息化支撑下教育组织形态、运行方式和教学过程全面变革,基本实现信息化促进粤东西北农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和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探索建立创新示范培育和成果推广机制,加强专家调研指导和跨区域、跨校协同,每年培育和遴选不少于50个示范成果进行推广,以点带面,形成信息化融合创新、智慧教育规模化效应。

到2020年,省级建成100所智慧校园和300个“未来教室”,培育500个智慧教育项目;各地市建成不少于10所“智慧校园”示范学校、30间未来教室样板、30个智慧教育示范项目。

(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精准培训。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全省教师培训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不同技术环境、不同学科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师分析,建设教师在线培训课程超市,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按需培训,增强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研修社区,开展混合式教研、在线教研、校本研修、工作坊研修等活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全面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引进开发面向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课程开发,强化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培养。

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设。举办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校(园)长信息化专题培训,培养、引进一批信息化领导力和改革创新意识强的教育领军人才,建立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懂技术、能创新的课改、教改拔尖人才。

加强信息化教学专业支持队伍建设。全面开展教研员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指导能力培训,培养一支互联网+时代的教研队伍。推进电教部门角色转型,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到2020年,完成中小学教师、校(园)长、教研员、电教专业技术人员的全员培训,全省教师、校(园)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培训者的信息化意识、素养和能力显著提升,培养一批在信息技术应用与融合创新方面能起示范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校(园)长和领军人才;形成信息化应用融合创新的专业支持服务体系。

(五)教育大数据应用工程

推进教育数据服务体系建设。建设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全面部署教育核心系统,建设全省信息系统应用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以及省级信息安全体系,实现与国家教育数据中心的无缝对接及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综合管理应用。全省范围内云计算数据中心规模扩展到一个主中心、多个分中心,在主中心与分中心之间实现计算资源统筹分配管理、数据异地互相备份。

推进教育大数据应用。建设涵盖省内学生、教师和学校信息的教育基础数据库,推动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与应用,动态掌握办学条件、学生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综合发展等业务并汇聚形成数据仓库,为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服务,探索教育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可监测、可评估的新路径。

推动“两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制定并推行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相衔接的广东教育管理基础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规范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数据完整、可用、可共享,建立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平台,支持鼓励各级教育部门以及第三方机构开发利用政府公开数据,推动教育基础数据“伴随式收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数据的全面汇聚和共享。构建“一站式”教育服务门户,为广大师生、各级各类学校、相关教育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教育信息服务。

到2020年,实现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核心系统全面部署和推广应用,全省学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各项主要业务;初步实现部、省、市教育部门以及省直相关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和交换;建成省级教育综合服务门户、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初步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科学决策和个性化教育服务。

五、保障措施

以创建“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强县(市、区)、强市”为抓手,做好顶层设计和模式选择,加强统筹管理,以需求引导,保障经费投入,强化队伍建设。

(一)组织保障

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将教育信息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信息化整体规划。出台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强县(市、区)、强市建设方案和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明确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理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与信息化管理机构间的关系。探索和建立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整合教研、电教、信息、装备等教育系统专业机构的力量,充分利用相关企业专业化服务的优势,形成合力,为学校、师生等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校领导担任CIO(首席信息官)制度,全面统筹本单位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加强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实行科学决策。

(二)制度保障

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法制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将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激励和资源消费政策。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开展标准化基础科研,研究出台“三通工程”、教育云建设和服务、智慧校园、互联网+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和指南,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保障教育信息化的规范建设。建立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完善各类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及信息化工作绩效评价制度,研究制定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价办法,定期开展建设和应用效益评估。

(三)经费保障

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利用政府相关发展专项,推进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及示范性应用。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保障经费标准等政策措施,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按照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将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列入各级财政教育经费预算,可在生均公用经费中据实安排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服务。优化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结构,制定教育信息消费政策,鼓励采用多种资金筹措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引导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并参与建设和服务,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经费,健全“基础性服务政府买单、个性化服务市场运营”的长效建设机制。加大省级财政对粤东西北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引导地方加强对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力度。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建立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网络使用资费优惠机制。

(四)队伍保障

明确教育信息化队伍的岗位设定标准和专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支经验丰富、素质优良、人员稳定的技术支撑队伍。建立多层次、多形式、重实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制度,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职业教育等机构联合培养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紧缺人才,建成一批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实训基地,加强对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推行校园网络安全专业资格认证和培训,较快培育复合型、实用性信息技术人才。

版权所有:银河线路检测中心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