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干校、南华跨越式发展的“奋进之笔”
——2017年学校工作总结
2017年,是我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在省总工会和省教育厅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校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教职工充分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开创学校建设发展新局面,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效,学校发展势头喜人。
一、加强科学谋划,进一步明晰办学思路、目标和任务
2017年,根据黄业斌主席讲话精神,我校科学编制了《创新强校工程“533”提升计划方案(2017—2021)》,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姓“工”,打造工会特色与品牌,加强为工会事业服务的目标和任务,获得了省总工会高度认可,五年期内,我校每年将获得省总资助近4500万元给予关心教职工、关爱学生、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同时,根据省教育厅文件精神,我校科学编制了《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建设规划》,省教育厅每年将根据这个规划进行考核评估,划拨奖补资金。规划参照创新强校工程B类院校标准以及一流院校标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而制定,希望通过对指标、找差距、补短板,促进学校办学水平上新台阶,争取进入省内同类院校一流行列。
以上两个五年“规划”明确了学校近五年内的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任务,是学校未来跨越式发展的双轮驱动。
2017年,省教育厅开展第一年创新强校工程考核工作,我校认真准备,将相关材料报到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根据我校2016年学校工作开展情况,划拨奖励性建设资金。
二、全力做好转公后续工作,利好突显。
2017年5月,我校完成教育部转公备案,各部门积极落实转公后续工作,包括法人证书、公章、学校网页、校徽等等一系列更名更换工作,以及做好政府采购平台对接、财务账户变更、预算编制等工作,举行了“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揭牌仪式。借转公之际,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开展各项新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特别在财务、基建、人事、后勤、公章管理等方面严格要求,初步实现了公办院校的规范管理。
转公后利好突显,我校首次获得财政生均拨款8379万元,有了稳定的收入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首次实行3A层次招生,获得学生认可,录取人数3975人,报到人数3620人,报到率达到91.07%,比去年高18%,超过了一些老牌公办院校;2017年录取的新生普高文科平均361分,比2016年高87分;理科平均306分,比2016年高8分,生源质量明显提高。由于学校转公,清远市政府同意二期工程建设用地也参照省级职教基地公办院校以无偿划拨方式供地,为学校发展节约了数千万的建设资金;我校有资格向省教育厅申报2018年省属高校基本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等。
三、加强工会干部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为工会事业服务能力
2017年,省总工会对我校下达了办班150期,培训人次1万人的任务。我校培训工作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紧紧围绕省总工会培训计划,最大限度满足各级各类工会干部培训需求,超额完成了培训任务,为提升我省工会干部综合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年来合计办班175期,培训工会干部总人数13708人,比2016年同期增加53期,增加5721人,班次增长43.4%,人数增长71.6%,又创历史新高。
为增强为工会事业服务能力,打造工会办学特色,2017年我校正式成立了劳动关系与工会理论研究院,进一步加强工会理论研究,致力于打造“一会、一刊、一书、一报、一中心”,《劳动关系与工会理论研究院建设方案》得到省总工会领导高度认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文件精神,筹备成立广东工匠学院,致力于打造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培训体系。
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启动了干校评估工作,成立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迎评工作小组,起草了《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关于开展工会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自查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上报到全总,并提前做好各项迎评估现场检查工作,积极争取成为全国一流干校。
四、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学校凝聚力和战斗力
2017年我校及各支部多形式、多手段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努力用新时代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我校胜利召开了第四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学校新一届党委、纪委委员;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建成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干、结构合理、群众信任领导班子。
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实学校领导、党委委员基层联系点制度,6名学校领导分别联系8个二级教学单位、9名党委委员联系23个基层党支部,构建上下联系的直通道,打通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
成立了纪委办(监察审计处),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加强三重一大项目、三公经费、合同、招投标、用人等监督与审核。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和协助国家审计署,较好完成了对我校的审计工作。
五、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2017年我校以“内涵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落实并卓有成效,办学特色进一步提炼并形成优势”为目标,着力提升学科综合实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积极打造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专业与广东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与东莞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与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并申报广东省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18年初,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名单,该两个专业成功获批);初步探索混合所有制人才培养模式,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行性分析报告》;筹备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制定了《大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初步构建以“大师工作室”为核心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方面。结构日趋合理,2017年我校申报的5个专业获得教育厅通过并开始招生,其中4个为工科专业。2018年申报4个新专业中2个为工科专业;品牌专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2016年我校立项的12个校级一类、二类品牌建设专业,于2017年全部完成建设方案的制定工作。财务金融学院会计专业通过省教育厅验收,获得“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称号,成为我校首个省级重点专业。
技能竞赛方面。2017年,学校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立项职业技能竞赛项目44项,制定《专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院系参与积极性较往年有很大的提升,成绩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在2017年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1项特等奖。
实训室建设方面。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室、会计专业群多功能财税实训中心、云桌面公共机房,于2017年全面建设完成,该三个实训室在硬件和软件上在同类学校的同类别的实验实训条件中处于前沿,具有示范性。2107年新立项建筑工程BIM实训中心、ICT综合实训室共2间基础实训室,总投入190万。
科研方面。全年共获得6个纵向科研项目,5个学会课题,10个横向项目,已到账校外课题经费30.354万元;2017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立项26项,12项校外课题顺利结项。继2016年专利授权零的突破后,2017年又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外观专利,另外有3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机制体制改革方面。进一步加强二级学院改革,成立旅游管理学院和应用法学与公共事业学院,不断激活办学活力;信商学院商务营销专业以课酬改革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改革试点运行良好,通过薪酬杠杆激励,教师改革的积极性和紧迫感有了明显提高,工作态度明显提升,教学模式有了初步改善,授课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效果显著;考试改革初步启动,将考试组织权下放到二级学院,效果明显。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省总工会和省教育厅《关于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要求,我校车改顺利完成。
六、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人才综合竞争力
2017年,我校积极开展申报“省级骨干教师”“国内外访问学者”等人才培养类项目,完成了2017年访问学者申报及录取7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0余人;制定了“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南华珠江学者岗位计划方案”“银河线路检测中心“优才计划”实施方案”“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方案”等全方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和方案,加大对南华珠江学者、专业领军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为进一步增强中层干部管理服务能力和骨干教师教学科研水平,11月28日—12月6日,人事处组织了干部和教师共60人在清华大学进行了创新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此次培训班是建校以来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外出学习;选派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彭晓丹老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品牌专业负责人能力提升赴芬兰培训班”遴选,在全省八十多所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获得培训项目资格;第一次将干部送到本科院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挂职。
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和效能建设,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加强考勤监督,树立“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着力解决“慵懒散慢”问题,不断提高干部工作效率。
根据《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编制标准》以及学校实际,制定了我校机构调整方案,并开展了第一批干部提拔选拔工作。
学校注重发挥青年团体、学生、校友“队伍”各自的作用,发动他们广泛积极参与到学校发展大局中来。2017年胜利召开了第九次团代会和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学代会,校友会成立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七、切实改善民生,不断增强师生的幸福感
2017年,我校制定了《银河线路检测中心“533提升计划”2017年专项绩效实施方案》《银河线路检测中心企业年金方案》方案,获得教代会通过,同时提高了过节费,从收入分配和退休保障两个方面,显著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
清远校区教师公寓建设即将全部竣工,制定了《清远校区周转房安排及管理办法》。积极响应清远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美丽文化校园建设,学校环境不断优化,运动场进一步改造升级,为师生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工会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积极为员工谋福利,为教职工购买了二次医保,发放电影票、女性用品等福利。
新设立了100万新生奖学金及广东省总工会奖助学金等,在广大新生和家长中引起较大的反响,较好地增加了我校在社会上的美誉度。
馆藏纸质图书和数字资源进一步丰富,学校新网站上线,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不断加强,南华文化节、第一届校运会等校园文体生活丰富多彩,等等。师生员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八、攻坚克难、做巧做精,稳步推进校区建设
清远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引水方知开源不易,头关不破二关难攻”,用地手续的完善,清远市“创文”工作等,极大影响了清远校区二期工程的整体进度。2017年,清远市相关部门将下发给学校的128亩用地指标分成3个批次,与清远市其他单位或其他项目联合组卷、分批组卷上报批复,51亩用地存在的权属问题,31亩用地的调整问题,历史违规征地用地问题,用地性质从有偿出让到无偿划拨的转变问题,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属地街道、法律、财政、教育、规划、测绘、国土、土地筹备等相关行政部门。在省总领导大力支持下,我校攻坚克难,最终解决了51亩用地的权属问题,被调出的31亩用地规模重新调回,保证了教师生活区的主体建设工作基本完成,落实了围墙规划报建、西校门道路开设报批、学生生活区围蔽和试验桩施工、南校门更新改造准备、超前钻勘探等工作的协调和办理等,学生生活区开始开工建设,有望在2018年9月完成并交付使用。
同时,学校已开展“小三期”的立项与规划等前期工作,包括继续建设200套教师住宅、人防地下室工程、风雨连廊试验段、校园园林水系景观建设等项目。
天河校区校园微改造提升效果明显。实施并完成道路及停车场划线、环校练步径修建、绿化美化、校训墙水景项目、学员公寓软装项目、道路标识、宣传标语及校园示意等等工作。微改造后的天河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做好黄埔校区布局调整工作。黄埔校区是我校保障2+1办学模式的重要基地,针对黄埔校区办学条件问题,我校成立了黄埔校区特别工作小组,进行了多次调研、多次走访、多次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形成初步解决方案。
总之,过去的一年里,全校教职员工众志成城,团结奉献,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创新强校工程B类及一流院校标准,学校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重大标志性成果较少、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团队数量较少、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民生方面还要进一步改善、办学资源的获取比较单一,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不回避、不退缩,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争取在2018年不断解决!